◇江華
春天挖野菜是一件很愉快的事。春天鄉間的田埂地頭、溝渠溪畔流淌著清新的野菜香,微風拂過,便有暗香浮動,淡淡的、輕幽的香,彌沒在恬靜的小河旁,彌浸在鄉間小道上。那絲絲野菜的香味,沾上晶瑩的露珠,帶著春天的氣息,在歲月中悠悠飄散。
一場春雨后從地里拱出來的鮮嫩野菜,棵棵都帶有泥土的芬芳,覆蓋了地皮,綠油油的充滿著生機。家鄉的人們都把野菜當作美味,可以包餃子、炒臘肉、水煮涼拌,或者下面條、做飯團、熗炒、清燉,做出來的都是美味佳肴,既環保健康又香甜可口。
小時候,每到初春時節,左鄰右舍都有人張羅著去挖野菜。母親也總會帶上我,背著竹簍,扛上一把鋤頭,帶上一把鐮刀,去田間坡頭搜尋,面根藤、豆豉菜、野蔥野蒜、軟蕎、折耳根兒(魚腥草)、黃瓜草……母親邊挖著野菜,一邊給我講解每一樣野菜的名字。母親雖沒有文化,但她對山旯里土生土長的這些野菜卻了如指掌。母親對于這些野菜充滿感激之情。它們曾經在最艱難的歲月救過全家人的性命。
父親更是如此,還說母親挖這些野菜是饑荒年代被挖絕跡的,面根藤、野蔥野蒜、折耳根兒這類野菜,相當于現在吃鮑魚龍蝦,他的童年吃的是草根樹皮,還有吃觀音土的。我的父親共有九兄妹,多子女的大家庭,生活艱難。他每次看到孫子們挑食,就會講他吃樹皮的故事。父親是1952年出生,在家里排行老大,十歲時正逢三年自然災害,大饑荒年代。最嚴重時期,生產隊里一天之內死了四家人,老的小的全餓死,慘不忍睹。父親說他非常感謝奶奶,要不是奶奶有生活經驗,不辭辛勞到樹林里刮樹皮、扯樹葉,給他們吃,現在就沒有我的二叔、三叔、三姑、四姑、五姑了。當時家家戶戶都沒有糧食,土里的野菜早就挖光了,奶奶從小在山里長大,知道桐麻皮、枇杷皮、白蒿、蕨根、葛根都可以吃。父親說,樹皮太難吃了,又苦又澀,吃下去難解大便,實在餓得不行了才忍著啃點下肚,太難受了。那一年,三姑只有4歲,餓得哇哇大哭,又吃不下樹皮,只有不停地喝水。一會要葫蘆瓢裝的水,一會要木瓢裝的水,一會兒要銻瓢裝的水,幾瓢水下來肚子算是脹起來了,沒過多久又餓暈了,沒辦法,奶奶就沖進樹林里扯了幾把白蒿回來,在熱鍋里搓幾下,每個孩子發一團,這才算是沒被餓死。在那個年代,能吃上野菜,算是有福了。
母親小時候生活在大山里,生產隊里人口稀少,林子里的野菜野果沒有人爭搶,野菜隨意挖,日子比父親好過些,因此對野菜的情份很深。每次帶我下地挖野菜時,就會給我講每一種菜在哪些地方長,有什么特點,哪些是吃根哪些是吃葉,哪些是吃花,哪些還是中藥,吃了能治病,我都一一記下。在山里挖野菜成了童年中最美的記憶,其實最令我難忘的是母親用野菜做的各種佳肴,當然也教會了我,但我現在仍做不出母親那般味道。
我最喜歡吃的野菜食是阮蕎飯,母親把采來的阮蕎莖葉洗干凈,切碎,再拌上米面,加上一些臘肉丁,用文火蒸上半個鐘頭,端出來撒上蔥花。然后把挖回來的野蔥折耳根兒淘洗干凈,切成小截,裝在盤子里拌上醬油、醋、花椒面、少量的辣椒面,一盤涼菜便做好。盛上一碗阮蕎飯,一口折耳根一口飯,實在是太美味了。這手藝已傳授給她兒媳婦了,現在我隨時都能吃到阮蕎飯和涼拌折耳根兒的。
“人間有味是清歡”據說是蘇軾在品嘗一頓野菜后,從內心深處發出的感嘆。田壟地頭叢生的野菜,能被美食家蘇東坡贊譽有加,可見野菜的獨特魅力。當然,作為農村人也許對野菜司空見慣,尤其是我父母親那個年紀的鄉下人,他們對野菜都懷有復雜的情感,或許他們仍然愛吃野菜,感恩那些救命精靈兒;或許他們只想吃大魚眾肉,品珍饈饌玉,不再去回憶那段凄慘的歲月。
在文人的筆下,故鄉的野菜成了作家心里溫暖的鄉情。在先秦時代的《詩經》中,野菜被賦予了很美的名字。采薇中的薇是豌豆,“彼采葛兮,一日不見,如三月兮!彼采蕭兮,一日不見,如三秋兮!彼采艾兮!一日不見,如三歲兮!”其中的葛、蕭、艾都是野菜的名稱。足以說明古代先民對野菜的鐘愛。辛棄疾有詩云:“春在溪頭薺菜花”??梢娺@薺菜,既是春天的美食,也是報春的美景。陸游曾寫有《食野菜》:“野蔌山蔬次第嘗,超然氣壓太官羊。放翁此意君知否?要配吳粳曉甑香?!彼未娙送鷷尩摹赌钆珛伞ふl家野菜飯炊香》:“誰家野菜飯炊香,正是江南寒食。試問春光今幾許,猶有三分之一。枝上花稀,柳間鶯老,是處春狼藉。新來燕子,尚傳晉苑消息。應記往日西湖,萬家羅綺,見滿城爭出。急管繁弦嘈雜處,寶馬香車如織。猛省狂游,恍如昨夢,何日重尋覓。杜鵑聲里,桂輪掛上空碧?!惫糯嗌傥娜四蛯σ安速澷p有佳,描摹入微,字里行間皆濃濃的鄉情。當代作家張潔的一篇《挖薺菜》,引發多少有過鄉村生活經歷的人對故鄉對童年的回憶。汪曾祺先生曾專門著文,將故鄉高郵的薺菜、枸杞頭、蔞蒿、馬齒莧等鄉間野菜一一敘來。周作人在《故鄉的野菜》雖寫故鄉的野菜,心頭卻是濃郁的思鄉之情。在這些優美的詩句里或平實的文字中,無不充滿了作家對故鄉風物、故人的懷念。
近幾年,每逢陽春三月,我和妻子都要到鄉下去挖野菜,碰到一株肥瑣的野蔥或一叢鮮嫩的折耳根兒,妻子就會像小孩子那般手舞足蹈伴隨一陣尖叫,一鋤下去,泥土中蹦出白白胖胖的根兒,散發出陣陣清香,那種欣喜那種激動無以言表。短短幾小時,就會裝滿一簍,收獲滿滿,心情爽爽?;氐郊?,妻子哼著小曲,操起炊具,不一會兒就端出野蔥炒臘肉、涼拌折耳根兒、薺菜泡蛋湯,香氣襲人,讓人饞涎欲滴。急忙取來碗筷,一陣風卷殘云,打著飽嗝,悠哉揚哉!
挖野菜就是這般有趣,既是對兒時生活的回憶,也是于繁忙工作之中的一種調劑,吃著自己親手挖的野味,才能感受到返璞歸真的愜意,享受大自然的饋贈是多么幸福!